ENGLISH
  • 官方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微资讯

医院动态

活动报道
活动报道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活动报道

世界慢阻肺日 | 沭阳医院专家团队走进孙巷小区开展“了解您的肺功能”主题义诊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20 17:22:00作者:张占娥浏览次数:

83025aafa40f4bfbbca1b3c09e9f8efef636180b.webp.png

说起慢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名字或许已为大家所熟知,但慢阻肺作为同样位列四大慢病之一的疾病,却常被忽视。2024年11月20日,迎来了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为“了解您的肺功能”,意在通过肺功能检查,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为积极响应这一全球性的健康号召,11月20日上午,我院内科党支部携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儿科、康复医学中医疼痛科、心内科等多个科室的12名党员及医务工作者,走进了孙巷小区,共同举办了一场以世界慢阻肺日为主题的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逐一解答市民们关于哮喘及慢阻肺的种种疑问。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慢阻肺的常见症状、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并根据每位市民的具体情况,给出了个性化的诊疗建议。此外,医护人员还免费为市民提供了血压测量、基础健康检查等服务,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此次义诊活动共接待市民100余人次,发放慢阻肺相关宣传资料80余份。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公众对慢阻肺的认知,还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对慢阻肺患者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我们坚信,只有让更多人了解慢阻肺,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为患者带来更健康的生活。

什么是慢阻肺?

640.webp.png

慢阻肺的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慢性发展的不可逆的气道阻塞性的肺部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可治疗的气道炎症性疾病,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是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中重点防治的疾病。或许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觉得有点陌生,但是如果说起来“老慢支、肺气肿”,估计就觉得很熟悉了。其实,它们都是慢阻肺表现的一部分。据统计,在我国,成年慢阻肺患者总人数接近1亿,40 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发病率达13.7%,也就意味着,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中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慢阻肺发病的概率还会呈“井喷式”增长。

哪些人群容易患慢阻肺?

640.webp (1).png

引起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宏观地概括为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个体易感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肺的生长发育,哮喘和气道高反应,低体重指数;

环境因素:烟草,燃料烟雾,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感染和慢性支气管炎,社会经济地位等

慢阻肺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阻肺患者由于气道炎症慢性的反复刺激,气管壁就会反应性地增厚,引发气道狭窄,就好比是车道变窄,当同样的车流量通过时,就会发生堵车一样。因此,呼吸困难就是慢阻肺最突出、最典型的临床症状,这也是最容易引起患者焦虑紧张的原因。早期的时候,患者可能只是在爬楼、跑步的时候才会出现症状,而如果没有及早进行干预,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可能在家里做简单的家务,甚至穿衣服、静卧休息时也会出现气促、胸闷。所以,如果您一到换季的时候就出现频繁的咳嗽咳痰,痰量增多,还不容易咳出来,甚至出现了活动后的呼吸困难,那么,慢阻肺很有可能已经盯上您了。

 如何诊断慢阻肺?

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是肺功能检查,医生可以通过检查结果对“呼吸困难”进行客观诊断,并根据肺功能的情况进行有效分级,指导下一阶段的治疗。当您已经对是否患有慢阻肺感到担忧,却又不清楚是否需要去做肺功能检查时,不妨先做个慢阻肺筛查自测题:

1. 是否经常每天咳嗽数次?

2. 喉咙是否经常有痰?

3. 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

4. 年龄是否超过40岁?

5.现在是否吸烟,或者是否经常吸烟?

如果您有3个以上问题回答“是”,那么,就建议您前往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尽快完善肺功能检查。

 如何科学防治慢阻肺?

“既然慢阻肺是不可逆的,治也治不好,那干脆不治了呗!”一些老年患者们在门诊常常对医生这样“发难”。的确如此,由于慢阻肺有气流受限不可逆的特点,确实不能像大家所熟悉的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通过调整药物,使我们的血压、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大家可能就丧失了治疗的信心,甚至不愿意去面对自己已经患病的事实。但是大家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治疗慢阻肺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治,更重要的是防。

640.webp (3).png

我们要治的是让慢阻肺咳痰喘的症状得到缓解,“自由自在”地去呼吸;我们要防的是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减少肺功能的损害,延缓疾病的进展,防止其他器官的并发症。最终让我们的症状及病情都会得到良好的控制,做到爬楼不常喘、活动不费力、平时少咳嗽等,从而实现像健康人群一样“高质量”地生活。

慢阻肺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

药物干预不同以往有病吃药的惯例,慢阻肺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吸入,通过呼吸道直接到达肺部,起效更快、作用效果更好,全身不良反应小。吸入药物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以及以上两者联合的吸入剂。除了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还要根据患者最大的吸气流速和手口配合协调度选择合适的装置,这就要交给专业的医生来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了。

非药物治疗也是治疗慢阻肺的重要一部分,除了要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戒烟、加强个人呼吸道的防护、家庭氧疗、注射疫苗以外,肺康复训练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线治疗慢阻肺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身心健康。

如何进行肺康复训练?

下面介绍两种呼吸肌锻炼的方式:

640.webp (5).png

❶缩唇呼吸:首先用鼻子缓慢吸气,心里默念1、2。然后双唇合起至剩下一条缝隙,如吹口哨,通过双唇缓慢地吐气,心里默念 1、2、3、4。这样交替进行,能够使狭窄的气道打开,增加肺泡换气,改善缺氧症状。

❷腹式呼吸:先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将手放在腹部,尽量放松。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吸气,用口呼气;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钟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总结10个字就是:吸气鼓肚子,呼气收肚子。这样能够提高呼吸的效率、改善气体分布、降低呼吸消耗,缓解气促的症状。腹式呼吸锻炼初始阶段,每日 2 次,每次 10~15 分钟,并将缩唇呼气贯穿于腹式呼吸锻炼中去,随时随地进行锻炼,最终形成一种习惯的呼吸方式。

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居家护理?

❶调整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积极乐观的心态很重要。焦虑和悲观情绪可能会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并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乐观的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慢阻肺虽然不能治愈,但在早发现+积极治疗下,是可以做到与常人无异的生存时间的。所以,慢阻肺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重视。

❷戒烟:吸烟是慢阻肺的第一元凶,既会导致慢阻肺,也会加重慢阻肺。因此及时戒烟,远离二手烟都很重要。

❸合理饮食:慢阻肺患者经常因营养不良而导致体重下降。国外有研究发现,大约6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康复时间,可能会延长下次病情加重的住院天数。建议尽可能多吃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 105,比如:身高170 cm的人,理想体重就是65公斤。

家庭氧疗,家用呼吸机治疗:慢阻肺患者面临最多的问题是缺氧,大部分严重后果都是缺氧引起的。因此,改善缺氧症状是治疗慢阻肺的关键。医生一般都会建议患者进行长期家庭氧疗,那么何为长期家庭氧疗呢?氧疗时间:每天>15小时。氧疗方法:一般采用鼻导管,流量1~2升/分钟。氧疗目标:氧饱和度在90%以上,氧分压在60mmHg以上。此外,慢阻肺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由于存在二氧化碳潴留的现象,需要使用家用呼吸机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如果说氧疗是增加患者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吸机就是增加患者吸入的空气量,两者结合使用能有效缓解及预防高碳酸血症,降低患者呼吸负荷,减少急性发作住院次数,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❺预防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引发慢阻肺急性加重,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暖,或天气变化要注意加衣,防止感冒。有条件也可以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细菌溶解产物、卡介苗多糖核酸等。

❻定期复诊。有的患者住院期间咳喘控制得很好,但出院一阶段后渐渐出现病情加重,很多方面都是因为患者随意停药,不规律用药等。建议与医生保持联系或定期至专科门诊复诊,根据复诊情况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