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官方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微资讯

医院动态

临床资讯
临床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临床资讯

老人剧烈头痛竟是脑动脉瘤作祟,沭医专家不开颅巧拆“炸弹”

发布时间:2022-08-05 08:25:59作者:​王 园浏览次数:

近日,59岁的李大爷(化名)因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被紧急送到我院就诊。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需进一步查明出血原因。神经内科团队立即开展脑血管造影检查,最终确诊为:脑动脉瘤。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救援就此展开——

脑动脉瘤是最凶险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另外,李大爷还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属于动脉瘤的高发人群,这无疑又为手术增加了一道风险。

经过反复讨论,在征得李大爷及其家属同意后,神经内科团队迅速为其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不开颅成功拆除“炸弹”。术后李大爷恢复良好,目前已出院居家康复。

微信图片_20220803095605.jpg

据介绍,目前脑动脉瘤手术的主要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和微创介入手术。由于开颅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恢复慢,微创介入手术已在脑动脉瘤的诊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向脑动脉瘤腔里填塞弹簧圈的方式,可以降低动脉瘤再次破裂的几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微信图片_20220804121536.png

微创介入手术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对医生的技术也有很高要求。作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宿迁市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卒中中心,我院神经内科将努力让更多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外出就医奔波劳累之苦,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脑动脉瘤就是脑袋里长的肿瘤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今天,沭医君就带你走近脑动脉瘤~

640 (1).png

脑动脉瘤是脑中的“不定时炸弹”?

脑动脉瘤其实不是肿瘤。通俗的来讲,脑动脉瘤就是脑动脉血管上面鼓了个泡,和自行车胎上面鼓泡非常类似。

脑动脉瘤主要风险就是可能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但是,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会破裂。因此,脑动脉瘤被称为藏在脑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引爆,患者将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有哪些临床表现?

❖ 突发剧烈的头痛,病人常头痛描述为刀劈样、闪电样、爆炸样等,总之是最最最厉害的头痛;

❖ 疼痛部位常位于整个头部,有人以颈项部发硬、疼痛为主;

❖ 可以同时伴有恶心或呕吐;

❖ 严重患者迅速不醒人事;

❖ 头颅CT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旦出现头部突然疼痛、作呕、昏迷,以及肢体麻木、眼睛感觉睁不开等这些不明症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查明病因。一旦发现动脉瘤等脑血管疾病,立即手术,千万不要“等”!

640_副本2.jpg

脑动脉瘤的发病率高吗?

脑动脉瘤的年发病率为2%-5%,也就是说100个成年人有2-5个人可能有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50-6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约占总患病率的2/3。女性较男性稍多发,前者占56%。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死率较高,在出血第一周高达27%,二次出血的病死率可达70%;在发病3个月内病死率为45%-49%;伴有巨大动脉瘤或伴有神经功能缺失者预后更差。而存活者中50%留有残疾。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有季节和昼夜倾向,如秋冬、冬春相交,清晨和夜间易发。可能与血压波动有关,与季节和气温波动较大等引起的血管收缩和血压增高有关。

普通的体检可以检查出来吗?

既然脑动脉瘤发病率这么高,脑动脉瘤破裂后的致死致残率这么高,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范于未然,则可以大大减少脑动脉瘤对人类健康和家庭幸福造成的危害。

其实,这种方法是有的。一般来说,就是要进行颅内血管的检查,检查的方法有三种:

❖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

❖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640 (1)_副本2.jpg

▲联影CT960+超高端320排640层CT

以上三种方法中,DSA最准确,其次是CTA,再次是MRA。但是DSA是有创伤的检查;CTA没有创伤,但是需要注射造影剂;MRA没有创伤,也不需要注射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