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我50多岁了,想做个全面的健康体检,该检查的都查了,就剩下消化道没有查了,我听说有个胶囊内镜可以替代胃肠镜,不要插管子,没有痛苦,就想查一下。可到胃镜室去找医生,医生正在忙,我没有见到。护士告诉我,胶囊内镜不适合我检查。我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我又不怕花钱,为啥不给我查呢?
陈红专
陈先生:
所谓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它的大小外观貌似药物胶囊,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受检者只需佩带好图像记录仪等相关装置,吞服这颗胶囊就可自由活动。这颗胶囊在消化道中随消化道蠕动而前行,就像一个旅游者,一路上拍摄消化道内图像,无线传输给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完成检查后,将记录仪的图像下载到影像工作站,由医生对拍摄图片进行分析,以诊断出消化道疾病。吞服的胶囊将随粪便排出体外而废弃。
由于胶囊内镜克服了传统内镜插入体内的过程,可谓方便、无创、无痛苦,因而广受欢迎。但不少人对其缺乏全面的了解,以为可替代现有的胃镜和肠镜检查,其实不然。胶囊内镜检查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
胃镜只能检查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而结肠镜则只能检查结直肠及回肠末段情况,对于长达数米的小肠部分,胃镜和结肠镜上不上,下不下,无法帮上忙,小肠以往成为消化内镜检查的盲区。胶囊内镜则打破了这个僵局,因为光源亮度、内部空间等原因,胶囊内镜应用于小肠检查能更容易获得清晰的图像,并会有相对较少的检查盲区。因而,这种胶囊内镜主要应用于可疑的小肠疾病,如小肠出血性疾病和小肠肿瘤、炎症性肠病、无法解释的腹痛与腹泻、不明原因的贫血等。
有不少人像你一样,对胃镜、结肠镜存在恐惧感,希望用胶囊内镜来代替胃肠镜,这样不太可行。这是因为,尽管胶囊内镜照样会通过人体的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但是胶囊内镜在食管内通过较快,无法获得较全面的食管壁图像的情况;检查胃腔时,由于光亮度不够,随机摄取的胃壁图像有限,存在着大量盲区,胃内黏液和泡沫也会影响观察;胶囊到达结肠时,可能面临电池耗竭,结肠肠腔较宽广,清洁度不好,均会影响检查效果。因此,对于怀疑上消化道和结直肠疾病者,仍应首选胃镜和结肠镜,二者还有在检查过程中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及进行内镜下治疗的优势。
主任医师 徐正元
徐正元 沭阳县人民医院消化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徐州医学院在职研究生毕业,宿迁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分别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及南京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镜室进修。对胃肠疾病、肝胆疾病的内镜下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早期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食管狭窄扩张、支架植入、ERCP有丰富经验。率先在周边县市开展内镜下EMR、ESD术。发表学术论文8篇。咨询电话 13951245858
上一篇:癫痫儿童吃药会吃傻吗
下一篇:八年抗癌路,八年沭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