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我父亲是在半年前中风的,虽然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行动不便,在床上躺了那么多天后,他老是觉得身体的一侧肢体疼痛,还很僵硬。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梁北平
梁读者:
脑血管病进入恢复期后,如不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偏瘫侧肢体就会发生挛缩、僵硬、畸形,甚至引起剧烈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引起瘫痪肢体疼痛的原因可能是:(1)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它几乎可作所有方向的运动,使我们能够灵活地从事日常各种活动。但当肢体瘫痪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松弛,固定关节的功能减弱,肩关节往往会受牵拉离开关节窝而发生半脱位。病人经常感疼痛或不适,尤其是在给患肢被动运动时,疼痛就更厉害。(2)肩手综合征 此症常发生于脑血管病后1—3个月,是脑血管病后肩痛、手痛的常见原因,特点是患侧肩痛,手痛,上肢外展、旋外、上抬受限,强制被动运动则剧痛难忍。(3)肩关节周围炎 常于偏瘫后数月发生,出现持续性上臂和手剧烈疼痛,往往使患者难以入睡,而无望地哭泣,并恳求医生或别人不要动他的肩臂。此外,足趾严重屈曲、内收,肘、膝关节屈肌萎缩,跟腱缩短,当触地受压或活动时,也常引起患肢疼痛。
为防止瘫痪肢体疼痛的发生,疾病初期,可对肢体瘫痪的患者采用“良肢位”摆放。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采取早期主动康复训练,床上活动先从大关节开始,鼓励患者主动或由护士被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做肩外展、外旋、指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对于软瘫期或痉挛初期的患者,协助其做床上医疗体操,如健手梳发、捏挤患肢、健手击拍、交叉上举、环绕洗脸、半桥抬臀、抗阻夹腿等集中强化训练。痉挛期的患者动作上以上肢伸展性综合运动为主,下肢以屈曲性综合运动为主,并根据恢复期功能先近端、后远端的特点加强近端关节功能活动。康复,对于运动功能大部分恢复,但精细和协调功能尚缺乏的患者来说,重点强调患侧肢体主动、精细协调的运动,如挥臂拍掌、手膝相拍、手足拍打、下肢划圈、半桥踏步、侧位踏踩等。训练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勿操之过急。
我们医院康复科可为偏瘫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早期良肢位的摆放、手法松动及复位、关节被动活动、配戴肩吊带、作业治疗及传统康复治疗等康复措施。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强调个别对待,随时与患者沟通,适时调整运动强度。通过康复治疗,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疼痛症状。
主治医师 江红艳
江红艳 沭阳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中国康复医学会会员,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学专业,先后师从励建安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伟教授(江苏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骨关节病的康复治疗,在运动疗法治疗偏瘫、截瘫、腰腿痛等方面尤有独到之处,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7篇。咨询电话 15161284016
上一篇:手上咋起了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