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官方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微资讯

医院动态

临床资讯
临床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临床资讯

崴脚以后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5-04-25 08:16:04作者:浏览次数:


编辑同志:
我是个体育教师,体育课上,学生们跌倒摔伤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崴脚最为常见。对于崴脚后的处理我们都是一知半解,有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能不能请医院的专家给讲讲崴脚的处理要点?
                                                                                                    孙义飞
孙老师你好:
崴脚医学上称做“足踝扭伤”,是外力使足踝部超过其最大活动范围,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甚至关节囊被拉扯撕裂,出现疼痛、肿胀和跛行的一种损伤。崴脚后,不少人是先使劲揉搓疼痛的地方,接着用热水洗脚,活血消肿,最后强忍着疼痛走路、活动,为的是别“存住筋”。事实上,这样处置崴伤的脚是不妥当的。现介绍一下崴脚后常规的处理步骤。
(1)冷敷。在受伤的头48小时,要将脚及踝部浸泡在冷水里,或者是用毛巾包着冰块,敷在肿胀的部位,每次约30分钟,间隔3—4小时一次。此时冷敷,一是减轻疼痛,二是如果有毛细血管破裂,可以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2)热敷。当48小时过后,就要改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脚,此时要活血化瘀,让肿胀部位的血液循环顺畅,促进组织渗出液的吸收,使炎症逐渐消退。
(3)局部按摩。崴脚后的前两天,也就是需要冷敷的时候,绝对不能进行按摩,这样会加剧毛细血管的破裂,令出血量加大,伤情更为严重。改用热敷时,可行按摩。
(4)固定制动。扭伤后就不宜再使用伤脚行走,最好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动。如果只是轻度扭伤,可以用张力绷带将受伤部位包扎起来,必须要下地时,也应该用脚后跟着地,或用拐杖辅助。假如伤情严重,甚至有骨折,就必须到医院用石膏固定,最大程度地限定脚部的活动,这样才能尽早帮助骨折部位的愈合。如果骨折移位明显或者韧带损伤严重,就要积极手术治疗,否则容易落下创伤性关节炎后遗症。
(5)合理饮食。很多人认为骨头汤里面含钙多,多喝有好处。然则实验早就表明,骨头汤中所含的钙质微乎其微,维生素D也少得可怜。正确的饮食应该是注意均衡的营养,同时适当多补充一些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豆类、牛奶、虾米、蔬菜等等,这样可以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主任医师  谭诗平

 谭诗平  沭阳县人民医院骨一科(手及显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显微外科和断肢再植专家。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尤其擅长手外科和显微外科的断指、断肢再植;血管、神经、肌腱的各种移植修复手术;皮肤、骨组织缺损的各种皮瓣、骨瓣的移植修复手术;手、足畸形的矫形手术。进修于解放军总医院附属医院(北京304医院)全军显微外科中心。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市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咨询电话:15851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