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医生手拿一患者胸部CT片,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看感觉比较好看,肺内多个小疙瘩,直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看着模糊有的看着清晰,像梨树枝上结满梨花,感觉“太美丽了,太漂亮了”。其实这“美丽”背后暗藏着危险!CT片提示着患恶性肿瘤一肺内转移癌。像梨花样的小疙瘩,临床医师称之为肺内多发结节,影像科医师称之为“满天星”,像晴朗的夜空中一个个星星,大大小小,若隐若现。
上述医生看到的胸部CT片,是一位46岁女性患者,她咳嗽3个月来院检查被发现为肺内转移癌。所以,超过半月的“感冒、咽炎、咳嗽”治疗效差的患者,一定要就医,让医生进一步诊断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鸡鸣声”是哮喘发作的征兆
在门诊时查看患者,他们常告诉我:嗓子里可听见“吼叽声”,有的患者叙述为“鸡鸣声”,有的形容为“拉风箱声”,特别在夜间安静时,自己能听见,有时候身边人也能听见。这所谓的“吼叽声、鸡鸣音、拉风箱声”,我们医学称之为哮鸣音或喘鸣音。
对患者来说,出现哮鸣音提示上述疾病急性发作,甚至病情可能会加重,哮喘病情控制不住,预示患者需及时解痉平喘类药物,同时寻找引起哮喘加重原因。对医生来说可以判断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指导患者下一步治疗计划。初次就诊患者,医生可以大概诊断患者患什么疾病,需要进一步做那些检查。
一旦出现哮鸣音,患者本人须立即吸入解痉平喘药物,像沙丁胺醇气雾剂效果最快,短期内可以吸入数次,效果差时及时就医。对首次发作哮鸣音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感冒治疗小误区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简称,俗称“伤风”。上感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痒、咽干、咳嗽、发热,老百姓称之为“小病”。别看这是小病,临床诊治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感冒要吃“消炎药”,老百姓常说的消炎药指的是抗菌素,像青霉素、头孢菌素、罗红霉素等。其实感冒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少数有细菌和刺激性气体、污染的空气引起的,只有咳黄痰、扁桃体发红有脓点,血白细胞升高时才用抗菌素,所以大多数病人不需要应用抗菌素,更别说静脉应用抗菌药物。
误区二,静脉输液好得快。既然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5-7天,用药只是减轻流涕、发热、头痛等症状,而非好的更快。所以临床上只是对症治疗。倘若感冒10天仍未见好转,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非感冒疾病或出现感冒并发症。
误区三,感冒药多药物联合或加量服用。临床上常碰到患者三天头痛发热还未好转,就两种甚至三种感冒药联合,三九感冒颗粒加感康胶囊或一次口服四粒感冒颗粒,这些都是错误的。其实,临床上应用的抗感冒药物主要成分是一样的,联合应用,或加量服用常见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像血尿,胃炎、胃出血、头昏、嗜睡等。吃药前一定要看说明书,以免感冒未治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误区四:感冒后自己购买药物,不去医院检查。老百姓能自己诊断感冒,自己能治疗感冒,到药店随便购点药,到诊所配点药就行了,确实是这样的,但患“感冒”10余天未好转或不典型的感冒,及时到医院就诊,有些疾病出现类感冒样症状,像肺结核、麻疹等。有些感冒会出现并发症,像合并心肌炎、急性肾炎等。所以不是特别典型的感冒要及时就医。
绕过感冒误区,就要科学的、全面的认识感冒病因、病理及治疗等。做到多休息、多饮水、适当口服药物,及时就医等,才能战胜感冒。
上一篇:选择在人民医院手术是选对了
下一篇:小切口圆了美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