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今年83岁,患“高血压病”多年,几天前突发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行走困难,急来我院就诊,门诊经检查以“脑梗塞、高血压病”收入神经内科二病区。
王英主治医师接诊后,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最先进的磁共振成像结果,迅速明确了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依据偱证医学证据,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神经保护等药物治疗1周后,患者言语、瘫痪症状明显好转,基本恢复至发病前水平。
主管医师刘久玲、护士吕红经常与王阿姨沟通交流,一次晚查房时,患者家属无意中提到王阿姨近5年经常抱怨肢体疼痛,3年前一次轻微跌倒竟“肋骨骨折”,而且近几年王阿姨较前明显少语、少动,不愿与人交流,“原来开朗外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刘医师意识到患者可能还患有“未被发现”的病,晨间病情讨论时,王英主治医生根据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的经验,敏锐的提出患者可能患有“骨质疏松、抑郁症”,随后的骨密度检查和心理测评证实了这一点,给予相应治疗后,患者躯体不适症状明显好转,她开朗了许多,笑容又重新回到了王阿姨的脸上。
患者全家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执意送匾感谢,盛赞王英主治医师:勤学艺高,精治重疾;心细思阔,擅除“未病”。
上一篇:“小切口”做出“大文章”
下一篇:呼吸科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