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官方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微资讯

医院动态

临床资讯
临床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临床资讯

两对半定量检测临床价值

发布时间:2014-09-03 09:08:10作者:浏览次数:

血清乙肝标志物(俗称两对半定性测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乙肝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定性检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及患者的要求。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成为可行,大大弥补了酶标(ELISA)定性检测的不足;同时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可与血清HBV-DNA 荧光测定相互补充,综合评价患者病情与药物疗效。定量与定性比较的优点:
1、两对半定量检测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一般的定量技术检测HBsAg灵敏度可达0.5ng/ml,而ELISA检测HBsAg达到2ng/ml时才会阳性。
2、急性乙肝早期定量能及早检出HBsAg,确证HBV感染,几乎能与PreS同时检测,在病程观察中大大缩短窗口期,而酶标检测在乙肝早期HBsAg常呈阴性。
3、慢性乙肝一些患者由于机体缺乏对HBV包膜蛋白免疫应答,HBsAg表达较低,酶标检测可出现HBsAg和HBsAb均阴性的情况,而定量检测可避免这些情况,为正确判断病情提供依据。
4、病毒发生变异后,表达量较低,常规ELISA测不出抗原,而定量检测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同时检测出HBsAg和HBsAb,血清HBsAg含量与病人对HBsAg细胞免疫成反比关系,而肝功能改变则与此种细胞免疫成正比。定量HBsAg是反映这一关系的唯一手段。可发现低浓度的HBsAg携带者,特别是一些群体如医务工作者及病人家属等。
5、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预后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各项标志物的浓度变化可对乙肝的病程、治疗、预后起一个动态监测作用,能够让医生对病情疗效作出合理的解释提供依据,指导治疗。定量分析HBsAg 和HBsAb浓度的变化,可以预见急性乙肝是否处于恢复期。定量分析HBeAg 和HBeAb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HBcAb浓度的高低可以反映病毒感染的状态,高浓度的HBcAb提示乙肝急性感染;低浓度一般为恢复期或既往感染。有利于对慢性肝炎活动性和非活动性的判断。可以用于慢性乙肝的分类。
6、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测定可直接反映病毒复制状态,具有很多临床应用价值,但不能完全反映病毒静息期肝细胞内病毒状态,HBV-DNA阴性并不完全代表体内HBV已被清除,结合两对半各项定量指标更能客观反映体内病毒状态,正确判断预后及治疗。如HBV-DNA阴性而HBsAg、HBeAg或HBeAb及HBcAb浓度均较高,提示未痊愈,病毒可能再次复制,需密切关注。如HBV-DNA阴性而HBsAg、HBeAg或HBeAb及HBcAb浓度均很低或阴性并持续一段时间,提示可能痊愈,预后良好。
7、HBsAb的定量测定能够对抗体是否真正具有中和HBV的免疫力作出正确评价,对乙肝的预防起到监督作用。HBsAb含量在10mIU/ml以上的病人用ELISA检测就可呈HBsAb阳性结果,但并不提示机体一定具有免疫力,而HBsAb的含量在10mIU/ml~100 mIU/ml之间的样本,定性虽为阳性,但此时机体对HBV的免疫力较弱,甚至不能预防HBV感染,仍可能感染HBV。根据HBsAb的含量可以判断机体对HBV的免疫状态及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