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遇到了这样的一位病人,患者女性,65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在当地诊断贫血,10年来症状重时则服中药,此次入院因突发双下肢无力伴麻痹,稍活动即感头晕,恶心欲呕半个月。无其它疾病史。查体:面色萎黄,口唇苍白,双下肢末梢痛觉减退,双下肢有自主活动。入院后检查:血红蛋白低,中度贫血,血小板和白细胞均低,彩超提示:双下肢深动脉硬化伴细小硬斑块形成。贫血三项提示维生素B12缺乏。骨髓穿刺提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经多位本院医生会诊(卢立国副主任医师,陈孝东副主任医师,闫卫彬副主任医师,胡娜医师等等)最终诊断“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spinal cord)是由于维生素B12(Vit B12)缺乏所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多与恶性贫血伴发。常见病因为:Vit B12吸收障碍,如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缺乏(自身免疫反应、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后等);小肠疾病(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回肠切除等);饮食中摄入不足;药物妨碍吸收(新霉素等);运钴胺蛋白缺乏;寄生虫病等
【诊断】
1. 病史 多见于中年,起病较缓慢,首发症状常为对称性的肢体远端麻木和感觉异常。可有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等病史。
2. 症状与体征 ①脊髓症状。后索变性时出现病变部位以下的躯体和肢体的深感觉减退或消失,可伴有感觉性共济失调;侧索(束)变性时可有病变部位以下的肢体无力,肌张力和腱反射的改变可因侧索、后索和周围神经受损程度的不同而有增强或降低,步履艰难,巴宾斯基征(+)。②周围神经症状。可见套式感觉障碍,四肢无力,肌肉轻度萎缩。③巨幼细胞性贫血(也可因维生素b12缺乏所引起)。
3.辅助检查 ①胃液检查显示胃酸缺乏。②周围血象和骨髓检查,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特征。③血清维生素b12含量低于74pmo1/l( 100pg/ml) 。④尿中甲基丙酰酸含量减少。⑤ shilling试验。口服放射性维生素b12后,测定血、尿中维生素b12含量,显示维生素b12吸收缺陷。⑥神经电生理检查。肢体针电极肌电图呈神经元性改变,周围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和体感诱发电位的脊髓中枢传导时间减慢。
4. 需排除多发性硬化、脊髓压迫症、颈椎病等疾病
【 早期确诊,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12治疗。一般使用维生素 B12 200~500μg每天肌内注射1次,连续2周,以后改为200μg/次,每周1次,症状好转后改为维持量每3~4周50μg,以防复发。维生素C与维生素12合用可提高疗效。在开始2个月内,当红细胞计数逐步增长时,应该辅以铁剂:硫酸亚铁片0.3~0.6g3次/d;或10%枸橼酸铁胺溶液口服,每次10ml,3次/d;亦可用右旋糖酐铁注射剂每次50~100mg肌内注射,隔1~3天注射1次。过去认为叶酸可加重神经系统症状禁忌使用。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对于恶性贫血的患者,可将叶酸与维生素B12合用,叶酸剂量为5~10mg口服,3次/d。
患者一般经维生素B 12 治疗,大多数在治疗2个月内症状明显改善,一部分在治疗2周后即可得到改善。SCD是一种可治疗性疾病,预后良好。
上一篇:[公告]我院外文文献检索方法
下一篇: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