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伊湖乡的殷先生,去年秋季开始觉得上腹部疼痛不适,呈间歇发作,开始以慢性胃炎服药治疗,效果不好,后在我院及省人民医院经胃镜检查发现胃内有一“石头”,当时约鸡蛋大小,先后去南京12次,行胃镜下取石术均告失败,花了几万元钱,病痛不但没减轻反有加重的趋势,石头似乎也越长越大,弄得一家人都寝食难安,本人也是睁眼闭眼都往坏处想。。。。。。。
一年过得是抓心挠肺。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家人带着他到我院普外科求治,徐本文和吴柏华两位主任研究了省医一张又一张胃镜报告单,一致决定行手术治疗。
手术很顺利,不到四十分钟,患者就回到了病房。
而那个折磨了他及全家一年多的“石头”,不声不响的躺在弯盘里,这个家伙外形黑不溜秋,如婴孩头一般大,用镊子夹开,里面是深黄色高粱馒头样的东西,但比馒头多点粘性和松软。
这是个什么怪物?从哪里来的?
而且
这么狡诈,顽固——胃不能消化,也不能把它排进肠腔,胃镜抓它,它也拒捕不出?
病患一大家在喜悦的心境中问了十万个为什么,吴主任的一席话解开了“怪物”的内幕。
原来,这是胃石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柿胃石
胃里怎么会长石头呢?什么是胃石症呢?
胃石是指进食的某些物质在胃内形成凝固物或硬块,可分为4种:
植物性胃石:以柿子、山楂、黑枣引起居多,桔子、石榴等也可引起,这些水果(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鞣酸含量很高,我们吃生柿子时感觉涩就是鞣酸在作怪,鞣酸和胃蛋白接触后可形成鞣酸蛋白,很难溶于水,沉积在胃内,再与果胶及植物纤维等凝结成块后,即形成胃石;
动物性胃石:指咽下较多毛发和难以消化的瘦肉等缠结沉积形成胃石;
药物性胃石:指长期服用含钙、铋等无机化学药物或制酸剂、中药残渣以及药丸粘合剂等,在胃内沉淀形成胃石;
混合性胃石:指由上述多种原因同时作用形成胃石。
患了“胃石症”,轻者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重者会引起胃出血溃疡或胃穿孔;发病时间越长、胃石越硬。如果掉到肠腔排不出,还可引起肠梗阻。
殷先生的病,都是柿子惹的祸,他说一到秋天,又红又大、又甜又软的柿子上市,他就经不起那美味香口的诱惑,一次都能吃下十几个,结果是祸从口入,不但吃掉了几万块,还受了一年多的病痛折磨,生理心理都遭受严重的打击,他说如果不是找对医院找对大夫,不知还要经受多少苦痛,再花多少冤枉钱。
针对这个病例,提醒广大柿食爱好者
1 柿子好吃不可贪食,尤其不要空腹食用此类果品。凡可刺激胃酸分泌的饮料、食品,如牛奶、咖啡、红薯等,以及蛋白质丰富的鱼、虾、螃蟹等均不可与柿子、柿饼、黑枣、山楂等同食,以免促进胃石形成。
2 尽量吃熟透的柿子,因为未成熟的柿浆和幼稚的柿皮中含有丰富收敛特征的红鞣质,它和稀盐酸接触后能起固结感化,这些物质在胃酸和胃壁机械运动的作用下就会凝结成硬团块。硬块小的,可以随大便排除,硬块大的就会停留胃内形成“胃石症,特别是胃酸缓乏或吃柿子后大批饮水者更易发生。
3 患有慢性胃炎、胃酸偏多,或有溃疡病、糖尿病、胃轻瘫、胃部分切除术后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的患者最好少食或禁食柿子。
上一篇:松柏常青 华美壮丽
下一篇:徐州医学院在职研究生已修课程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