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官方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微资讯

医院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动态

凡人李志沭

发布时间:2014-07-23 08:49:00作者:浏览次数:


李志沭很平凡,平凡得让人联想到孔子。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我想这话可能就是说李志沭的,说他是个不善于言辞而喜欢做实事的人。再一联想,又想到了伟人毛泽东,毛泽东也信奉孔子的这句话,曾借用其中的两个字给两个女儿分别取名“李敏”、“李讷”。说到名字,再要联想回来了,你一定对李志沭的名字感兴趣了吧——是不是有故事啊? 李志沭的名字是他父亲给起的,老爷子可是我们医院的元老呢,如果健在的话,应该90有5了,只可惜去世快10年了。想了解他,可以到我们医院的宣传长廊和荣誉室里去看看,在医院发展史上,有李齐明老先生的照片和介绍。
李齐明是河南夏邑人,爱人是淮安人,1949年6月的解放前夕,他们被派到沭阳县医院工作。那时的县医院也就10来个人,李齐明做了多年的医疗股长,也就是现在的医务处长了。五十年代开始,每年都要兴修水利,治理沂河沭水,成立了河工医院,李齐明连年奋战在河工一线,与水结下了感情,所以给5个孩子起名都用了水字,大儿子叫志洪,沭,就落到了李志沭的名下。沭阳。沭水。沭医。都是志沭的沭。
李齐明是当年治水的有功之臣,在著名的治理京杭大运河工程中,曾获得过交通部颁发的先进工作者称号。前两年医院成立荣誉室,李志沭把这张珍贵的奖状捐献给了医院,还有省里专家来医院培训支助的合影照片,还有当年用过的书籍,这些实物见证着我们医院发展的历史。
在李志沭的记忆里,父亲是个敬业的人。有一年,一个村里因为给棉花打药,发生20多人的集体农药中毒事件,为了抢救他们,他几天几夜没有睡觉,等把病人全部抢救过来,他却因过度疲劳,累出了精神失常,大喊大叫,不吃不睡,休养了一段时间才恢复。
在李志沭的眼里,父亲是个本分的人。他始终保持一个老干部的本色,工作不讨价还价,党叫干啥就干啥,对子女要求甚严,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就把5个子女“赶”到了乡下,全都插队当了知青。
李志沭延续了他父母的遗传基因,又秉承了良好的家风熏陶,成为了一个平凡朴素、兢兢业业的人。他1979年到我们医院工作至今,已经35年了,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沭医人,这也无愧于他的名字了。他好像是一根钉子,放在哪里就能够钉在哪里;他还像一只陀螺,放在哪里就能够在哪里不停地转动;他又像一棵杨柳,插在哪里就能够在哪里生根发芽……
在检验科工作,从检验员做到科主任,科室有了较快的发展。更新、添置了新设备、新仪器;引进、开展了30多项新技术、新项目;配合医院招聘、引进了10多位高学历人才;先后两次到南京学习深造,引领了沭阳检验界免疫检验医学的发展;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科研课题分别获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主动向院领导提出检验科试剂进行价格招标,降低了运行成本。难能可贵的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学历低,为了医院和科室向更高层次发展,适当的时候,把负责人的位子无怨无悔地让给学历高、年富力强的年轻人。
征兵体检,他是老队员,参加了十几届,任检验组组长,从来没有发生过失误。屡屡被政府评为先进。
新医院搬迁,门诊试营业,他任“先头部队”的队长,把工作布置的井井有条。
为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年年他都担起组长的重任,起早贪晚。每次下乡他都带着一个扩音器,维持好体检秩序后,就选择一个制高点,站上去用喇叭向老百姓宣传健康知识,往往是咽干舌燥,声音嘶哑,仍然反反复复,不厌其烦。这,成了他所在体检点一道独特的风景。
门诊部主任的差事不好干。门诊实行电子处方、电子就诊卡、电子申请单、排队叫号系统,李志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为了组织实施好全县新农合慢性病补偿****工作,他又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科室协调、医护配合、医患关系,事无巨细,李志沭当然体味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这其中最难处置的还是病人的投诉。
在门诊部工作,李志沭学会了倾听。病人往往带着一肚子火来,李志沭先搬个椅子让病人坐下,递上一杯水让病人“降降火”,然后耐心地听病人“诉苦”。等病人把“火”发完了,“苦”也诉的差不多了,李志沭就开始安慰病人,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就留下病人的电话,待找到当事人了解完情况后给予回复。有时,个别当事人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碍于面子不好意思道歉,李志沭就担当起了代替道歉的义务,打个电话给病人,事情往往就解决了。
也有委屈的时候,也有得理不让人的病人,也有拍桌子瞪眼睛、出口不逊的患者。李志沭都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消除误解。有一个退费的病人,出了医院大门忽然又回来说100多元钱没有退还给她,吵吵闹闹。李志沭怎么解释都不满意,说去查看监控,病人不耐烦,就要马上再给她一次钱才行。李志沭留下了她的电话,劝说她先回去,然后调出监控,查看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弄清楚了原委。他打电话给病人,把收费员退费的细节说给她听:钱的面值,病人接过后装在了哪个口袋里,走了几步又掏出来放进了提包里……。病人一听是这么回事,消除了误解。
李志沭认为,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的门面,医院把他放在这里,他就应该好好地把这个门面撑起来。如此说来,他除了像钉子、陀螺和杨柳,又像一块撑门面的朴实的砖,坚固的瓦了。
李志沭看上去不善言辞,却有着文艺天赋,吹拉弹唱,样样拿得起。据说他的夫人——黄祝生护士长在中学的青葱岁月里就是他的“粉丝”,后来两人都来到了县人民医院工作,因为李志沭的文艺特长成就了他们这段美好的姻缘。李志沭会吹口琴、笛子,会拉二胡、手风琴,会唱歌,会演小品,最拿手的是当主持人,曾主持过医院和全县卫生系统的多台文艺晚会。有机会,真盼望一睹凡人李志沭舞台上潇洒的风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