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
流感主要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
但是近期不少人纷纷中招
出现咽喉痛、咳嗽、发热的症状……
反季流感来势汹汹
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起病急、传播迅速、传染性强的特点。人流感主要是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流感主要通过患者的呼吸道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主要包括: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孕妇以及患有自身免疫系统、慢性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慢性糖尿病的患者。
为什么夏季会出现流感高峰?
我国甲型流感(A型)流行季节性相对多样,在北方省份是冬季流行模式,在南方省份每年4-6月是年度高峰,南北之间的中纬度地区,则是每年1-2月和6-8月的双周期高峰;而乙型流感(B型)在我国主要是冬季高发。
近期气候炎热、湿度大,部分病毒活跃,而一些孩子活动量减少,又整天待在空调房中,免疫力下降,若感染了病毒,就容易生病。
流感≠普通感冒
有些人轻视流感,觉得扛几天就好了、吃点感冒药、多喝热水、捂捂汗就行……
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儿!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不同,搞清楚以下几点,轻松辨认流感。
➤ 病因不同:流感是由甲型H5N1、H7N9、H1N1等流感病毒引起的,而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则是由腺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的。
➤ 表现不同:流感多伴随39℃以上的高烧,多为突然发作,伴畏寒、头痛、肌肉或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其他上呼吸道或胃肠道症状;而普通感冒大多不发烧或伴有低烧,有鼻塞咽痛的症状。
➤ 传染性不同:流感传染性远高于普通感冒,常见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
➤ 高发期不同:流感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多为11月至次年3月,部分南方地区也会出现夏季反季流感;而普通感冒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全年都可能出现。
➤ 并发症不同:普通感冒很少出现并发症,流感则可能诱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得了流感怎么办?
流感患者大多预后良好,痊愈周期短,以磷酸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为主、对症治疗为辅,注意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如无其他并发症,可在1~2周后康复。
如出现高热、畏寒寒颤、咳嗽咳痰症状明显或流感高危人群感染并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应警惕重症发展,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
如何预防流感呢?
✓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疫苗可降低感染流感病毒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流感疫苗属季节性疫苗,一年接种一次,一般是每年9月份开始,最好在秋冬季流感高峰来临前1个月完成当季流感疫苗接种。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 均衡饮食,充足休息;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尽管天气炎热,仍需利用清晨、傍晚时分加强体育锻炼,坚持户外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 在流感流行季节,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居家隔离观察,及时就诊,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或外出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