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官方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微资讯

健康管理

医防融合—健康教育
医防融合—健康教育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管理 > 医防融合—健康教育

第16个“全国疟疾日”——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发布时间:2023-04-26 10:50:46作者:百年沭医浏览次数:

2023年4月26日是

第16个“全国疟疾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2020年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2021年6月30日,中国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无疟疾认证,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太平洋区域自1987年以来唯一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

1682650435573142.jpg

什么是疟疾?

疟疾(Malaria),是由按蚊叮咬人体后而感染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通常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子”,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但是可防可治。

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10-20天后就会发病。根据寄生人体的疟原虫不同可分为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疟疾主要通过按蚊叮咬进行传播,还能经分娩和血液传播。而这种传疟按蚊在我国地域分布广泛,大多数中国人属于疟疾易感人群,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持续存在。

1682650476986472.jpg

疟疾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得了疟疾的病人,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有时还会引起脾肿大和贫血。

重症疟疾患者可引起脑、肝、肾等脏器损害,并可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甚至多系统功能衰竭。

疟疾的典型症状:突发性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

发热时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可达40℃以上,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但神志清醒。随后开始大量出汗,体温骤降,持续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1682650506797769.png

哪些人可考虑为疟疾可疑患者?

在临床上遇有下列情况者,可疑为疟疾,并作进一步检查。

1、病人是否生活在疫区或去过疫区。

2、发热呈间歇性,各种症状是否有规律,每天、隔天戓两天出现一次。

3、贫血。白细胞数接近正常戓偏低,大单核比率增高。

4、脾肿大,有触痛,偶尔伴有胆。

5、服用抗疟药后症状很快消失。

1682650545464489.jpg

疟疾如何预防?

疟疾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因此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

⭐ 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工作或活动,可穿长袖衣服和长裤,皮肤裸露处可涂抹蚊虫驱避剂。

⭐ 采用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蚊帐、蚊香、纱门、纱窗等防护措施。

⭐ 搞好周围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做好灭蚊工作。

1682650583718815.jpg

哪些地方是疟疾流行地区?

全球90%以上的疟疾病例集中在非洲地区,其中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尼日尔、莫桑比克和布基纳法索这6国的病例总数占到全球的50%。

亚洲(印度、印尼、缅甸、柬埔寨、越南、菲律宾等国)、东地中海地区(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西太平洋地区(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美洲(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也有疟疾流行。

1682650609369583.png

入境人员需要注意什么?

1、有疟疾流行地区旅行史的人员在入境前如果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表现,应提前申报,配合海关检疫人员进行相关检验;

2、有疟疾流行地区旅行史的人员回国后一段时间内,如果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就医,就医时应当主动告知旅行史;

3、治疗过程中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情况。

出境人员需要注意哪些?

1、出国前应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根据当地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在旅行前、旅行中或旅行结束后服用预防药物(化学预防);

2、在疟疾流行区,要防止蚊虫叮咬,配备必要的抗疟药物和蚊帐、杀虫剂、蚊香、纱门纱窗等防蚊灭蚊物品;

3、在国外旅居期间如果有原因不明发热或感冒样症状请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和治疗,如当地医院没有疟疾诊治条件可直接联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