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沭城街道某小区2岁的宝宝涵涵,因嗜睡一天,家长怎么叫都不醒,担忧不已,立即带涵涵到沭阳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儿科一病区主任薛洁接诊了他,检查后发现涵涵没有受什么外伤,根据家长的描述,薛主任建议家人带涵涵做血液检查,检查结果示血红蛋白100g/L、血钾3.47mmol/L、 淀粉酶577u/L(可否说明一下这个结果显示表示什么)。
薛主任仔细询问了涵涵的家人,孩子在睡觉前是否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这时,涵涵的家长想起,涵涵在午休前在玩抽屉里的东西,为了排除异物吞服,薛主任建议家人带涵涵做CT检查,出来的结果是大家没有想到的,腹部CT示横结肠扩张,部分肠管内类圆形金属样致密影。像电子的形状,初步确诊涵涵是误吞电子产品导致的。电池还停留在孩子胃肠内,虽然孩子生命体征平稳,但电池已经在孩子体内停留了1天多,纽扣电池的杀伤力很大,必须尽快取出。
若不能及时取出,电池表层的金属保护膜一旦被溶解,其中的有毒物质大量释放,将破坏胃黏膜、灼伤肠道,严重的会导致急性肾衰竭,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情况紧急,儿科一病区主任薛洁、副主任金月对患儿进行抢救,采取补液、促进肠蠕动等抢救措施后,涵涵顺利排出两枚纽扣电池,这时家长才意识到涵涵嗜睡一天,竟是电池在作怪。是自己的疏忽害了孩子,后悔不已。目前,涵涵在医护人员细心照料下康复出院了。
科普一下:
日常生活中,儿童误服的异物有很多,最多的当属硬币,还有电池、发卡、纽扣、戒指、笔帽、拉链头等等奇怪的物件,还有吃东西时一不小心卡在喉咙口的鸭骨头、瓜子等等。有的异物被吞下或者卡住,可能一时半会儿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有的“高危异物”可就没有那么温柔了。
高危异物有哪些?
1.电池:最常被误服的电池是纽扣电池。人是一个导体,当纽扣电池被卡在食道的时候会放电,形成电流,这样的电流持续1小时,会引起黏膜坏死,2小时可以出现溃疡,8小时就可以导致穿孔。如果怀疑宝宝吞下了电池,爸爸妈妈要尽早带宝宝上医院检查,确认了就尽快取出,让宝宝少受些苦。
2.磁体:无论是磁铁还是磁珠,尤其是多个磁体或者磁体和铁质异物一起吞下的时候,有可能引起宝宝肠道内不同部位磁体相互吸引,导致肠壁压迫坏死、穿孔等。
3.尖锐的异物:针、钉子、鱼刺等尖锐异物,很容易扎在食道粘膜上,引起食管穿孔。即便顺利通过了食管,也容易引起食道、胃和肠道黏膜的损伤、出血和感染。
宝宝吞下异物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如果异物卡在咽喉部或者食道里,宝宝会出现哭闹、不愿意进食、恶心呕吐、大量流口水等症状;严重的食道异物可能会导致溃疡、穿孔;伤及气道还可能会有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症状。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宝宝吞下异物都会有特别的表现,尤其是刚吞下,没有卡在喉咙口或食道的时候。所以,只要怀疑宝宝吞下了不能吃的物件,都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吞下的可能。
发现宝宝吞下异物该怎么处理?
一般来说,怀疑或者确定宝宝吞下了异物,都建议就医。如果家里有类似的物件,最好一起带去给医生看一下,帮助医生评估和判断下一步的处理。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比如“什么时候吞下的异物”、“吞下了什么样的异物”、“孩子有没有什么症状”,然后再通过拍片看一下异物的位置,最后来决定是否继续观察或者立即通过内镜或者外科手术取出。约80%~90%的异物可自行排出,10%~20%的异物需内镜取出,大约1%需进行外科手术来取出。
如果医生判断异物得当即取出,爸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纤维喉镜或者胃镜取出。如果医生判断一些异物已经进入胃或者肠道,可能可以自动排出,这时就需要爸爸妈妈回家后每日观察孩子的大便。多给孩子吃一些食物纤维丰富的蔬果来促进排便,一般少则三五天,多则三四周都能自行排出。如果不能自行排出,需要定时拍片看看异物到了什么部位。复查的时间要根据异物的性质来定,比如硬币可以一周复查一次,但如果是纽扣电池,4天没有排出就需要复查了。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孩子是否在观察期间出现腹痛、呕吐、腹胀、便血。这些可能发生异物梗阻或者穿孔引起的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也是需要及时就诊的。
家长除了知道这些,还需明白不要做四件事:
1.不要用手掏:如果不能明确看到咽喉部的异物,不能用手指盲掏,避免引起宝宝恶心反射和咽喉部损伤水肿。
2.不建议催吐:不建议催吐,锋利的异物可能对食道造成二次损伤,呕吐还有误吸的风险。
3.不建议导泻:一般不建议导泻,只要孩子能正常排便,一般能解出来都能解出来。为了排出异物,导致孩子腹泻、肠道痉挛、肠功能紊乱等也是不值得的。
4.醋和馒头都没用:还有的家长会在孩子卡住骨头的时候喝醋,或者用一大口馒头咽下去,也是不对的。喝醋并不能有效地软化骨头;卡住的异物强行用馒头咽下去也会容易损伤食道黏膜。总而言之,一旦发现宝宝吞下了不能吃的东西,无论是哪张情况,都建议直接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真是听听都觉得吓人,爸妈虽然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宝宝,但是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防止宝宝吞下异物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家里一切有风险的小部件都收拾好了,并掌握面对意外的正确处理方式。
下一篇:23分钟!点亮生命“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