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沭医君,我竟然“晕床”了,不敢躺下睡觉,太恐怖了,像地震一样,以为自己中风了,是怎么回事呀?
沭医君:其实,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情况。起来或躺下的“瞬间”突然出现天旋地转样的头晕,晕得想吐,这很有可能是“耳石症”发作了!
近期,42岁的李女士刚在我院接受完耳石症的治疗。据她介绍,耳石症第一次发作前夕,由于工作繁忙压力大,近一周时间,她每晚睡眠不足4小时,早晨起床后突然出现晕眩10秒左右。
起初她不以为然,以为是贫血所致,到了当晚临睡前,躺到床上后的她又突发一阵眩晕,难受不已的李女士赶紧来我院就诊。经医生确诊为耳石症。目前,通过复位训练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耳石症是耳朵里有石子吗?
如何判断?该怎么治?
今天,沭医君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耳石,它本质是碳酸钙结晶,来源于内耳耳石器官,主要功能是感知体位变化、维持平衡。如果没有这个耳石,我们的生活将非常痛苦,缺少它我们将无法维持正常的平衡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耳石附着在耳石膜上,就像一层鹅卵石小路。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鹅卵石般的耳石微粒会从膜上“脱落”“漂浮”,进入到相邻的三个半规管中(就像三条过山车轨道)。
当人体头位发生变化时,半规管内的耳石跟随体位发生变化,由于耳石比内耳淋巴内液更重,在半规管内滚动的过程中带动内淋巴液的流动,继而刺激到了半规管壶腹嵴上的毛细胞,导致强烈的眩晕感,天旋地转犹如“乾坤大挪移”。该病被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
耳石症有哪些症状?
典型的“耳石症”发作症状是: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多数呈天旋地转样,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与体位改变有关,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或者抬头动作时出现,可伴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等。
一般无口角歪斜、言语含糊、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肢体偏瘫、麻木等症状。人群以40-60岁中老年人为主,女性多见。
得了耳石症要注意什么?
✦ 切记惊慌紧张。耳石症本来就没有生命危险,一味的紧张会使血压飙升,特别是本来就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很容易引起更严重的问题,反而会掩盖或耽误耳石症的诊断和治疗。
✦ 第一时间到医院的急诊科或神经内科就诊。排除小脑脑干病变、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等所致眩晕。
✦ 就诊的时候务必客观准确的描述眩晕发作的体位和时间,尤其是眩晕持续的时间,任何的症状描述的夸大或者缩减都会影响正常的判断。
耳石症如何治疗?
1.耳石复位
耳石复位是目前治疗耳石症的主要方法,操作简便,医生可徒手复位或借助设备完成,大部分效果良好。常用的复位方法有Epley法、Semont法、Gufoni法、Barbecue法等。
2.药物治疗
原则上药物并不能使耳石复位,但鉴于耳石症可能和内耳退行性病变有关或合并其他眩晕疾病, 下列情况可以考虑药物辅助治疗。
① 当合并其他疾病时,应同时治疗该类疾病。
② 复位后有头晕、平衡障碍等症状时,可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如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
3.前庭康复训练
前庭康复训练是一种物理训练方法,通过中枢适应和代偿机制提高患者前庭功能,减轻前庭损伤导致的后遗症。
4.手术治疗
对于诊断清楚、责任半规管明确,经过1年以上规范的耳石复位等综合治疗仍然无效且活动严重受限的难治性患者,可考虑行半规管阻塞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