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有一个这样的团队。他们日夜坚守在这个没有家属的特殊病房中,时刻与时间赛跑、与死神鏖战,24小时守护患者、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从死亡线上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这就是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也称为ICU。
26岁的年轻女孩凝望着病床上重度昏迷的丈夫,眼里充满着渴望与忧伤,他的丈夫不久前务工时从高处摔下,重重地摔伤了脑部,病情危急,在ICU病房中已抢救数日,他的生命仅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着。此时此刻,两人虽身处一地,丈夫对自己却视而不知。
19岁的孕妇在3月22日晚被送到急诊室,分娩后大出血,转到ICU后,经过一晚的抢救与护理,硬是将她的生命从死神的手里夺了回来,身体正在逐渐地恢复。像这样的危重病人,ICU几乎每天都要接收。
ICU主任王少丹说,在ICU工作,医生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其它病区病人做检查,也许家属扶着就去了,可在他们这里却是一项大“工程”。要有护士带着呼吸机陪同,还要有医生随行,以免在移动过程中病人病情突然加重,一个CT照下来,医护人员都要捏着一把汗。
而且送到ICU里的病人一般都是疾病最危重的时刻,是生死一线间。医护团队首先要通过紧急救治来“稳住”病人的病情,逐渐将患者“调整到平衡的状态”。经过团队的努力与付出。顺利地将患者送入普通病房。
因为事关生死,所以ICU几乎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世界,凡送来的患者由医护人员全方位服务。在外界看来,ICU病房显得既神秘又凝重,甚至有些压抑。这里非探视时间,家属禁止进入,时刻需要保持安静,灯光也并非是全部都能打开,就连里面空气都需要特殊的“层流”设计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呼吸机“嘶、嘶”的通气声中交杂着监护仪的“嘀、嘀”心跳声此起彼伏,病人痛苦的呻吟声与疼痛造成的身体抖动声时时传进耳朵里……
ICU里的医护人员共34人,这就要求照顾病人的医护团队也十分特殊。在班人员除了要时刻观察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的动态,还要为危重病人进行极其细致的日常护理,与他们交流与安慰,消除恐惧,稳定情绪,重树生还的信心。
ICU的病人几乎都是不能言语、无法行动的重症患者,且大多数都处于昏迷或危重状态。“吃喝拉撒都必须要护士来做。护士就充当着专业的家属角色。”护士长姜爱丽说,ICU人除了轮岗24小时严守床头,严密观察监护仪、呼吸机上变化的数值。日常护理上,护士们还要反复地为患者吸痰,痰不小心碰到身上也是常有的事。因担心患者患上褥疮,护士们每小时就要帮他们翻身1次,几十公斤的身躯翻起来十分吃力,一个夜班后,腰酸背痛也是“家常便饭”,长久积累下来,年纪轻轻的ICU人几乎都换上了严重的腰椎病。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做起事来不怕脏、不怕累,争先恐后。
“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病人可能立马就会出现紧急情况,医护们很快就要凝聚到一起对病人进行施救。”一位值班的护士总结说与普通护理不同的是,ICU护理中最难的是病人生命体征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随时有个定时炸弹会爆炸一样”的气氛让护士们的神经时刻紧绷着。
虽然ICU的医护工作十分繁杂,工作氛围更是比较压抑,但医护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忘记要时刻用微笑,给病人们传递希望。她们每天在繁杂的工作中创造了一个个“小细节”更好的照顾危重病人。
在ICU病房外的家属眼里,这些特殊的天使们,用微笑温暖着患者的心,用超人的护理帮助患者从死亡的边缘走向生的希望,用她们的心血与艰辛让众多危急重患者走进普通病房,去迎接新的生命曙光。
ICU的医护人员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着,因为他们时刻牢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他们永远都在与死神赛跑的路上。
上一篇: “小石头”引起的“大麻烦”
下一篇:胸腔镜下露“狰”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