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科与呼吸科再次协作,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成功为一患者实施肺叶支气管内肿物氩等离子电凝切除术。目前患者病情稳定且好转,现已出院。
男性患者,80岁,4月底因反复咳嗽5月余,伴气喘一周,渐感胸痛、胸闷和气促等不适,来我院就诊,行胸部动态CT提示气管内肿物:右肺中间段支气管闭塞,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大小约为4.1*3.6cm,边缘见毛刺征,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两肺见斑片影、磨玻璃影;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下2cm见软组织肿物、堵塞支气管腔,支气管镜体完全不能通过。入院诊断:右肺恶性肿瘤、心房颤动、脑梗塞后遗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极高危)和肾功能不全。经内科对症处理后,临床症状未见缓解。院内会诊和积极术前准备后,拟行纤维支气管镜下肿物活检术和氩等离子电凝切除术。
鉴于患者年龄偏大、术前合并症多而病情复杂,手术****风险巨大,****科
多次与呼吸科、胸科等多科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共同为患者制定较为详细周密的****与手术方案。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详细交代手术和****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危险情况及其救治措施后,择期行呼吸内科介入或微创手术治疗。术中****科采用间断呼吸暂停通气****方法进行控制性通气****管理,以降低或消除呼吸运动对手术的影响,为手术操作提供相对静止和良好的视野条件;同时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和药物控制心率、血糖等技术或方法,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治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安全。术中呼吸暂停时间最短2分钟、最长达4分钟,手术历时83分钟结束;术毕患者送入****后复苏室(PACU)继续监测治疗,20分钟后患者顺利清醒,待生命体征稳定后送回病房。目前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现已出院。
该高龄、危重患者手术****的成功,再次全面展示了我院****科在疑难、危重患者手术****领域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能力,标志着****科综合业务水平、专科急救水平及对复杂疾病的围术期监测与诊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手术的成功则得益于医院良好的医疗条件和环境,以及各专科学科间的有效、密切的专业协作或至诚合作。
【相关链接】间断呼吸暂停通气****方法最先用于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手术,目前常用于气管内窥镜和切吸钻切除累及气管的乳头状瘤手术。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在小儿喉乳头状瘤手术中,采取反复多次气管内插管,小儿耐受呼吸暂停时间约为3min;考虑到老年人的氧储备下降,为了更加安全可行,老年人耐受呼吸暂停时间约为2min。纤维支气管镜下行气管或支气管手术受呼吸运动的影响较大,因此术中往往要求对呼吸进行特殊控制性通气,如小潮气量与间歇呼吸暂停通气等以消除呼吸运动对手术的影响;但是这两种通气方式,尤其是后者可导致患者肺泡塌陷,发生肺不张从而使患者术后可能发生低氧血症。另外,老年人肺弹性蛋白质量发生变化,肺的弹性回缩力进行性下降,闭合气量进行性增大,更加容易发生肺泡塌陷导致部分肺不张。通过术中实施间歇通气呼吸暂停****方法,可配合手术医师操作,最大程度地消除呼吸运动对纤维支气管镜下行气管或支气管手术的影响,为术者提供更为稳定、优良的视频手术视野,便于手术操作,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该病例采用间歇通气呼吸暂停****方法来消除呼吸运动对手术的影响,并联合采用低水平PEEP(5cmH2O)来预防患者肺泡塌陷、肺不张所致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且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方法通气实施过程中,****医师应严格控制呼吸暂停的时间,同时还要把握好呼吸暂停的间隔时间,不宜过于密集。
上一篇:乳腺癌新的易感基因--RECQL
下一篇:夏秋季如何防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