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术前大多存在焦虑、恐惧等不稳定情绪,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均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减弱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加重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负荷,从而大大增加休克、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保证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各项医疗、护理、****等措施能够顺利实施,我院手术室实行术前访视、术日接病人、术中护理、术后送病人、术后第一天回访均由同一人完成的护理模式(急诊手术除外),确保了围手术期护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缓解了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降低了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避免了因心理因素造成的生命体征不稳等不良情绪,同时通过此护理模式激发了护士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护士沟通技巧,缩短了护患距离,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过强的反应,不仅会影响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还会降低病人机体的抵抗力和手术的耐受力,从而会干扰手术和****的顺利实施。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手术室从2010年开始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日接送、术中护理、术后访视均有同一人负责的护理模式。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术前护理 手术前一日,巡回护士负责术前访视,收集有关病历资料,并通过病区责任护士、管床医生了解患者的情况,访视时护理人员先做自我介绍,问候患者,说明访视的目的,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将访视内容填写在《手术访视记录单》上,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鼓励患者表达其意愿和担心,嘱患者术日不宜化妆,取下义齿及饰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方式和****方式,介绍主刀医生的资历以及同类患者的手术效果,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接受能力,用亲切温暖的话语安慰、鼓励患者、开导患者、增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术中护理,手术当天,由术前访视的护士到病房接患者,减少病人陌生感,与病区护士进行交接,查对无误后,带病人进入手术室,协助医生摆好患者的体位,同时向患者讲述正确体位对手术和****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防止体位不当影响呼吸和循环或压伤肢体,要充分利用体位软垫,保持胸廓运动和肢体的功能位。
访视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始终陪在病人身边,待患者进入****状态后,护士应给予周到的关怀,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有安全感。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当他们表现出紧张不安心理时,不仅做心理疏导,还可以握住患者的手,让其随自己做深呼吸运动,呼吸的调节使他们的身心处于松弛状态,同时患者的注意力也从手术中转移到呼吸上,这样患者就很快地平静下来。手术中,各项护理工作做到稳、准、轻、快,注意调节室温。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保持输液通畅。并认真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观察各种仪器使用情况,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常规,认真做好各种护理记录。手术过程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不高声喧哗、谈笑,体现人性的关爱,患者至尊,服务至馨的护理文化。
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访视护士护送患者回病房,安置好正确体位,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不同****方式所需的体位要求,及各种创口引流管的管理,以取得配合。
术后第一天,,访视护士对术后患者进行回访和探视。询问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包括切口疼痛,肠蠕动情况,肢体血运、肢体活动度、肢体肿胀情况,有无压疮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同时就患者现存的不适,给予适当的处理,安慰和解释。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护理配合质量。征求手术科室意见,及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把手术访视贯穿围手术期始终的护理模式,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带来了很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护理部)
上一篇:老年人“一过性眼前发黑”需当心
下一篇:天使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