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就不能少抽点吗?感觉要贫血了!”“医生,抽这么多血,一个月都补不回来吧?”......
无论是在抽血现场,还是门诊开化验单的时候,总有各种疑问飘入耳中,今天就跟大家普及一下抽血那些事儿。
一、首先“那么多”是多少?
以我们现在进行的常规检验来算,抽一管检查用血大约为2-3ml。有些住院病人检查特别多的可能会被抽到10多管血,那么也就是最多30ml左右的血液。一般门诊病人一次检查需要1-3管血液,也就是仅需要10ml左右的血液。
二、那么人又有多少血液呢?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7%-8%,且总量是相对恒定的。以一个体重50公斤的女性为例,她的血液总量约为3750毫升~4000毫升。我们看到红色的血液,其实包括细胞成分(占40%-45%)和非细胞成分的血浆(占55%-60%)。血液呈现出来的红色主要是由于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除红细胞外,血液细胞成分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中91%-92%是水分,其中固体成分只占8%-9%,由蛋白质、脂类、无机盐及大量化合物包括脂蛋白、球蛋白、金属蛋白、酶类、维生素和激素等生物物质构成。
也就是说,抽血是不会把人给抽干的!要想一下子抽血检查把人抽干,起码要上千管血。而且人体存在恢复机制,比如我们无偿献血1次大约失去300ml,而36小时以后人体就能重造等量的体液,21天以后就能使血细胞恢复到正常水平。
三、抽血后需要补充营养吗?
不需要!只需要正常的饮食补充营养,剩下的交给自己的身体就可以了!!
四、那么抽血检查又要注意点什么?
1.抽血前
抽血前三天不要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因为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保持日常生活规律。
避免剧烈运动。强烈肌肉运动明显影响体内代谢,引起血中某些成分浓度的改变,如乳酸CK、AST、LD、ALP等升高,因此一般主张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清晨取血,住院患者可在起床前取血,匆忙赶到门诊的人应至少休息15分钟后再取血。
要禁食8小时以上,最好是前一天晚上八点之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检测等。抽血当天要求早上九点之前进行空腹采血,太晚了,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导致血糖值失真,影响抽血结果。
药物影响。很多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使某些化验项目的结果增高或降低,如咖啡因可使糖和胆固醇增高;冠心平可使甘油三酯和乳酸脱氢酶降低;维生素C可使乳酸脱氢酶降低;口服避孕药可使转氨酶升高等。因此,患者在化验前应尽可能停服对检验有干扰的药物。
2.抽血时
体位(站立、坐位、卧位)改变可以引起某些检验指标的显著变化,因此建议保持坐位姿势5分钟后取血为宜。
3.抽血后
现场抽完血后,用棉签或止血工具按压针孔部位3分钟以上,以压迫止血。由于个人情况不同,凝血时间有差异,有些人需要更久的时间。
不要按摩针孔部位,以免造成皮下血肿。如果抽血处有小片青淤,轻微触痛,请不要慌张,可在24小时后再做热敷,以促进淤血吸收。一般的小量淤血会在3—5天逐渐吸收且颜色变浅,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