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官方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微资讯

医院动态

临床资讯
临床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临床资讯

骨科“大拿”燕好军

发布时间:2015-05-27 14:25:44作者:浏览次数:


沭医有个燕老师
到沭阳县人民医院找燕好军,你如果问“知道燕主任在哪里吗?”,被问者有可能会犹豫一下:“燕主任?是燕主任,闫主任,还是颜主任?”假如你说找燕老师,那就简单了——“噢,骨科的燕老师啊,知道,知道。”然后就会指点你:骨科门诊怎么走,手术室怎么找,骨科病房怎么去。
燕好军是沭阳县人民医院的大骨科主任,可大家都习惯叫他燕老师,从院领导到员工,大家都叫顺口了。究其原因,起于副院长朱宝林。
燕好军从山东青岛医学院毕业后,又读骨科研究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在担任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期间,手下有“六大金刚”,朱宝林就是其一,按年龄排序为“小六”。朱宝林2006年加盟到了沭阳县人民医院,从骨科主任做到了副院长,骨科缺少一个领军人才,朱宝林就把他的老师“挖”了过来。强将手下无弱兵,据悉,当年的“六大金刚”现在都出人头地了,有的出国留洋,有的做了医院领导,最低的也是科主任了。朱院长张口燕老师闭口燕老师的,就连周业庭院长也这样叫了,那还有叫不起来的?
老师不是随便想当就当的,没有两把刷子岂敢应承。燕老师就是燕老师,他专科理论扎实,知识全面,技术过硬,从脊柱外科到创伤骨科,再到关节外科,样样精通,拿得起放得下,可谓骨科“大拿”,治愈了许多危重病例,树立了威信,并带出了一个优秀的骨科团队。在科研和学术上,他更是卓有建树,参与编著书籍9部,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三版和《骨科微创技术》的副主编,发表论文20余篇,有7项成果分别获省、市、学院科技进步奖。
把燕好军称为骨科“大拿”,他的权威在哪?技术如何?是否名副其实呢?让我们走近燕好军,近距离地认识他。
“无他,唯手熟尔”
对于沭城镇的小伙子朱新星一家人来说,燕主任可是他们的恩人。2013年4月7日,朱新星跟随亲戚家的货车去外地送货,在邳州境内的高速路上翻了车,他受伤严重,造成双膝关节内骨折,右膝关节副韧带撕裂,双侧胫骨平台骨折,左锁骨骨折,住进了邳州的一家医院,医院马上就准备给他做手术,并且告诉他们家人,因为是关节内骨折,预后差,关节功能要受到影响,遗留下跛行在所难免。朱新星的姐姐朱晶晶就在沭阳县人民医院工作,她看到弟弟的情况后心急如焚:弟弟才23岁,如果落下残疾那今生将怎么办啊?找个对象都难。她把她弟弟的情况在电话上向燕主任求教,并想把她弟弟带回沭阳治疗。燕主任了解病情后告诉她,她弟弟的伤处在水肿期,不宜马上手术,并且说,这样病人的手术他做过多例,愿意接手治疗。朱晶晶一家人喜出望外,把朱新星转到了沭阳县人民医院。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一周后,病人关节处的水肿消退,燕主任使用国际先进的Tarpo技术内固定,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指导锻炼康复,15个月后取出了钢板,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没有遗留下一点后遗症。到现在手术两年多了,小伙子健步如飞,正常地工作和生活,怎么都看不出关节曾经受到过那么重的伤害。
我曾经介绍过一个外地的双足拇外翻的患者找燕好军手术治疗,效果非常好。我说,这样的手术是不是可以介绍一下啊?他笑笑说,这个手术太平常了。是的,燕好军从医整整30年了,做的手术超万例,他曾经做过一次统计,就腰椎间盘手术有3年突破过400例。我们不妨见识一下他开展的手术:人工全髋及膝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胫骨平台骨折Tarpo技术、成人四肢骨折Mipo技术、儿童四肢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骨延长术、恶性骨肿瘤切除保肢术、腰椎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腰椎后路及前路侧前方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枕颈后路减压融合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KYPHON气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等等,等等。
燕好军对手术精益求精,手术解剖层次清楚,出血少,创伤小,为达到好的预后创造了基础。至此,我想起欧阳修《卖炭翁》中的一句话:无他,唯手熟尔。燕好军能够把手术做的如此完美,来自于他的多思勤练,肯吃苦,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啊!
 关键时刻出“绝活”
王永夫,41岁,沭阳人,劳务输出到非洲的刚果(金)工作,2013年的8月不幸遭车祸,左下肢挤压伤,合并有左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左腓骨颈骨折、左踇长伸肌腱断裂、肋骨骨折、眼眶骨折等,因当地医疗条件所限需回国治疗,其公司在上海的总部劝他到上海的大医院治疗,但病人坚持回沭阳,于是就来到了沭阳县人民医院。到医院时已经是伤后一周,由于天气炎热,伤口已感染化脓,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骨科接诊后,在治疗方案上观点产生了分歧,大多数人认为,病人伤势重,多发伤,又出现了伤口感染,弄不好会落下严重残疾,最后截肢都不好说,先不要轻易手术,抗感染保守治疗观察,实在不行就转到上海去,这样医院就不会惹麻烦了。而燕好军则认为,这个病人如果不做手术,伤后超过21天就会转为陈旧性骨折,耽误了手术时机,左膝关节功能会完全丧失,将造成终身残疾。他的观点最终取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也取得了朱宝林副院长的支持,在征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后,冒着感染的风险,制定了术前、术中、术后等一系列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术前清创、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抗感染,在感染基本控制下争取在21天内做了手术,采用Tarpo技术,进行双钢板内固定,自体骨移植,转移皮瓣等,术后恢复顺利,左膝关节功能恢复度达95%,已恢复了工作。
范玉虎,35岁,常州人,2013年12月在我县搞建设施工时从4楼坠落致多发伤,右侧血气胸,肺挫伤,骨盆骨折,危及生命。胸外科和骨科协作抢救保住了患者的生命后,粉碎性的骨盆骨折治疗就成了最棘手的难题。由于骨盆骨折严重,骶髂骨分离,燕好军准备采用“C臂透视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后环不稳定”技术,但此项技术他没有开展过,也没有见过,只是听说在国内仅有上海的某三甲医院的一个大腕级医生能做,技术也不外传。燕好军准备模拟这项“绝活”。他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绘出图片, 利用我院先进的PACS信息系统进行电脑合成,反复测算手术的进针点、方向、需达到的位置,确定螺钉的长度,测算的数据甚至精确到了零点零零几毫米。进针偏前会穿破盆腔大血管,致死亡;进针偏后就进入了骶管,会损伤神经致下肢瘫痪和大小便失禁,必须万无一失。他组织骨科、放射科、手术室、****科的人员一起讨论,把设计的手术方案、图像、手术步骤等仔细给大家讲解,为了便于理解,他把骶骨的形状形象地描绘成一只飞舞的蝴蝶,必须准确地打入骶骨椎体的中央,即蝴蝶颈部的中央,才能保证手术安全成功,这样,钉子全程都在蝴蝶的翅膀中行走,难度相当之大,让人想到了导弹的发射。
由于准备充分,方案合理,团队配合默契,手术非常的成功。患者术后7天就回老家休养,把手术的片子带给当地的一家部队医院的做骨科主任的熟人看,这位主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没有想到一家县级医院能够做这样高端的手术。范玉虎一直和燕好军保持着联系,据说他术后3个月就能工作了。
让“愁肠”的病人不再愁
最近重读《平凡的世界》,对路遥使用频率极多的“愁肠”这个词印象颇深,现在我拿来用在一些治疗纠结的病人身上也不失为恰当,燕好军就为许多愁肠百结的病人解除了忧愁。
骨折不愈合是骨科的一大难题,病人忧心,医生也犯难,是一个愁肠的事,燕好军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看几个这样的病例。
60岁的农民王学兆,两年半前小腿胫骨近端骨折,在我们县城一家医院做了手术,骨折没有愈合,转到了我们医院,请来了北京的专家用固定支架手术了两次,骨折虽然愈合了,但落下了畸形。没有想到的是,病人两年后又摔伤了,是同一胫骨的远端骨折,是骨折不愈合最易发生的骨头部位,何况病人过去在这个骨头上曾经做过了3次手术,反复开放性手术如果再出现骨折不愈合的话,可能会招致感染性骨髓炎,不得已就面临截肢的后果,你说愁肠不愁肠?燕好军对该病人采用了先进的Mipo微创技术治疗,在X光下用双手闭合复位,用小切口插入钢板,不让骨肉分离,减少了创伤,最后病人骨折完全愈合,没有留下后遗症,
相较于王学兆,卓二洋的情况更愁肠。家住桑墟镇的28岁的小伙子卓二洋,车祸伤致左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粉碎性骨折,还有胸部、肺部及头皮的多发伤,进行了股骨颈螺钉固定和股骨干钢板固定。在愈合过程中,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更愁的是病人太胖,200多斤的体重,在下床时导致一枚螺丝钉断裂,这时如果不及时正确地干预治疗,就会有更多的螺钉——第二枚,第三枚,第四枚……相继断裂,直至钢板断裂,这是很多医生遇到的棘手问题。燕好军不怕,他有这方面的经验,他当机立断,及时采取自体骨髓注射移植新技术,规避了险情,一个月后骨折就愈合了。后来病人去除钢板、螺钉后,恢复的非常满意。
扎下镇60岁的老太太王文澜,患非常严重的双侧股骨头坏死,发病5年,X光片显示右侧股骨头部分缺如,左侧股骨头变平、塌陷,近两年来疼痛异常,不能行走,被这个“不死的癌症”折磨得死去活来,曾到很多大医院就诊,因患者体弱多病,长期服用过激素,还经历过多次手术,专家们都很谨慎,不愿轻易接招。2014年3月,病人慕名到我院找到了朱宝林副院长,朱院长因事务繁忙,就把她介绍给了他的老师燕好军。病人一听燕好军还是朱院长的老师,就“得寸进尺”,要求一次性行双侧全髋置换,燕好军一口答应:行!这样的手术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燕好军来说,却是“小菜一碟”了。手术历时6小时,一次完成了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10天病人下床活动,疼痛消失了,她喜笑颜开地说:“早知县人民医院有这么好的医生,有这么好的技术,我早就该到这里来手术了,省得被病痛折磨了两年多。”
我的团队我的兵
骨科是个有3个病区的大科,作为骨科的大主任,燕好军手下的“兵”有好几十个,要带好这些兵,带出一个出类拔萃的团队,燕好军确实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何况他还兼任着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主任呢,他的繁忙可想而知。
打铁还须自身硬。燕好军在技术上没说的,他是骨科技术的多面手,各种手术都拿得起放得下,关键的是他对自己的技术不保守,把他所掌握的新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医生们,带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骨科团队。他认为,有年轻的医生能够超越自己才是应尽的职责。在他的影响下,骨科改变了骨折治疗的传统观念,全面树立了微创Mipo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理念,这项创伤小、恢复快的新技术的普及,让众多的患者受益。
燕好军在小儿骨科方面也进行了探索。8岁的韩山镇男孩吕超然左肱骨骨折,对于这种骨折,既往都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创伤大、切口长、留下的疤痕明显。燕好军认为小儿骨骼生长快,塑性能力强,受弹性髓内针闭合复位内固定的启发,在C型臂透视下,对患儿行1厘米小切口穿弹性髓内针,利用杠杆原理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没有留下疤痕,深受患儿家长的感激。目前此项在国内领先的技术在骨科广泛开展,适用于治疗3—15岁儿童的四肢骨折,并培养了数名有此专长的骨干医生。
燕好军所带领的骨科团结协作精神也非常好,抢救患者孙义闯的过程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2014年1月,马厂镇的孙义闯因车祸造成多发伤:失血性休克、右下肢多发性骨折、右下肢皮肤脱套、会阴皮肤撕裂、双侧阴囊撕裂、右侧睾丸毁损、左小腿皮肤撕裂、左股骨骨折、右踝关节脱位、右腓骨骨折、右耻骨骨折……,病人的血压一度下降到60/40mmhg,燕好军带领骨科副主任王洪俊,医生鲍恩虎、於睿等联合相关科室人员投入抢救,经过6个小时的抢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了下来。术后骨科又进行了多次的专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手术植皮,因骨折延迟愈合,又进行了两次骨髓移植,6个月后病人下床活动,生活能够自理。
燕主任是个热心人,有问题可以找他咨询噢,我透露一下他的手机号码:1351177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