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1月28日,由我院检验学部主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临床微生物感染多学科交流学习班”在行政楼八楼第一会议室成功举办。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学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徐建教授,徐州医科大学科教处处长、硕士生导师顾兵教授,宿迁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宿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刘东生教授,宿迁市医院协会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宿迁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朱伟光教授,宿迁市临床检验质控中心主任周育洋教授,宿迁市中医院检验科主任范金斌教授,沭阳县医院协会倪尔春会长和我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朱宝林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我院
2020
近日,我院妇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双输卵管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这标志着我院在处理妇科复杂病症手术能力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一、患者阴道总不规则流血,一查竟是癌据了解,家住贤官镇的王女士,年仅32岁,身材略肥胖,体重指数达31.2kg/m²。近半年来,王女士发现自己身体“下面”出现了一些异常,阴道总是不规则流血,有时量多,有时量少,近期出现下腹疼痛,伴头昏、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难以忍受的她来到沭城某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她行诊断性刮宫,术后病理提示:子
2020
11月19—20日,我院医务处联合药学部、公共事业发展与宣传部,面向社会公众及医务人员开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主题宣传活动。202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将“抗菌药物”名称改为“抗微生物药物”,并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团结起来保护抗微生物药物”。活动期间,医务处、药学部先后在本院和贤官分院组织开展《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专题培训。培训分别由我院医务处副处长方博、贤官分院医教科
2020
三年前,对于多方求医无果的江女士来说,生育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三年后,她遇到了我院生殖医学中心,通过大家一起努力,一次人工授精就成功受孕。如今,这位美丽的姑娘已经有了“爱情的结晶”,成功晋升为宝妈。一、精心备孕,却障碍重重“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是我接诊了这个女生。她是那样的温婉可人,但甜美幸福的脸庞却掩饰不住眼角深处的那一丝忧愁。”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葛志娟回忆道。据了解,家住梦溪街道的江女士结婚已有3年,一直精心备孕,但始终未能怀孕。3年来,江女士和其丈夫多方求医无果,无奈之际,突然得知她
2020
11月4日,中国长江医学论坛—2020年检验医学年会暨江苏省第二十次临床检验学术会议在常州拉开帷幕。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第二届“Sysmex-源恒杯”江苏省临床检验形态学知识及临床病例分析技能竞赛上,我院检验学部柳菊芬荣获临检细胞形态大赛二等奖。据悉,参加此次比赛的有来自全省各市代表队及省直属代表队共计14支队伍,比赛内容包括血液、体液、寄生虫形态学辨认、临床案例分析等项目。决赛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设置了案例分析题、一站到底和风险题三个环节。我院检验学部柳菊芬一路过关斩将,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现场表达能
2020
漂亮的五官、清秀的脸庞、清澈的眼眸是多少女孩梦寐以求的心愿。19岁小杨是一名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大学生,就在几天前,早上刷牙时突然感觉嘴巴总是漏水,她抬头一看,被镜子里的自己吓哭了,不敢相信自己鼻子斜了,嘴巴歪了,眼睛也闭不起来了。家人赶紧把她送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经过详细检查,小杨最终被确诊为“病毒感染性面瘫”。经过抗病毒、营养神经、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10天后小杨康复出院。最近,在我院神经内科,像小杨这样的病患还有9例,最小的才4岁。“面瘫”就是“中风”吗?为何小小年纪也会有“面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2020
家住沭城街道的李先生,3年前反复出现心慌、全身乏力不适,情绪紧张或生气时心慌症状更加明显,而且容易出汗、烦躁失眠,整个人也瘦了十几斤。经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和摄碘率检测后提示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李先生在口服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1年多后,出现白细胞减低及肝功能异常等药物性损害。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期间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医生建议其行碘131治疗。患者一次性口服碘131治疗甲亢3个月后,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近期甲亢症状得到缓解,复查甲功、肝功及血常规等相关指标改善,碘131治疗效果显著。一、什么是甲亢?“
2020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近期,院长助理、医务处处长孙立柱牵头组织开展临床科室走访调研工作。走访中,医务处副处长方博、质控专员鲍旭每到一处,都详细了解科室工作开展情况,并结合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现场反馈意见,与科主任就科室管理、质控指标、科室质控落实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此次走访调研工作的开展旨在重新梳理医院质控架构,探索院科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院科二级监控体系作用,逐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监督、检查与分析全流程管理,促进我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2020
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重视,做到科学运动、健康生活,我院神经内科组织开展了以“医体融合,预防卒中”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10月23日-27日,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王元伟、副主任王英分别作了题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规范化诊疗》和《脑卒中相关科普》的专题讲座,围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防治知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10月28日,我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王光胜走进病房进行现场教学查房,示范神经系统查体,指导规培、实习医生对脑卒中这类疾病的规范诊疗,培养他们独
2020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输液是一道难关,因为化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反复、长期、大量输液,很多患者的手臂、前臂被扎得“千疮百孔”,痛苦不堪......,有什么办法能减轻频繁输液的痛苦?78岁的张大爷在2019年被确诊为直肠癌后,因长期静脉化疗,出现了静脉炎、外周血管萎缩,导致无法再进行输液治疗。我院介入科与肿瘤科会诊后,为张大爷实施了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在局麻下,仅用45分钟就成功完成了手术。自从张大爷植入了静脉“输液港”,打针就“告别”了手与脚,只要找到锁骨下的这颗“纽扣”,对着扎下去就完成